在不少小学周边,有很多文具店、小卖店,店里除了零食、文具、玩具外,还有一些成版的商品,都摆在显眼的位置,上面印着精美的卡通形象,这些都是用来抽奖的商品。据媒体报道,流行的卡通形象、心仪的奖品、抽奖的刺激,这样的诱惑让未成年的小学生难以抵挡。
从媒体的报道来看,这些让不少孩子乐此不疲的抽奖玩具,在全国多地的校园门口都有售卖。它们虽然表面上是“抽奖”游戏,但实际已有“变相赌博”的嫌疑了。比如,一些商店就直接推出“现金大派送”,将抽奖奖品由玩具变成了现金;还有的名曰“砸金蛋”,打着“最高200元”等现金激励的噱头刺激孩子们不断掏钱参与。
这个过程中,小卖部首先利用的是孩子们的好奇心,而随着参与的深入,“开奖”结果又不断强化着孩子们的互相攀比与好胜心,这自然让一些孩子难以自拔。长此以往,甚至会让一些孩子养成“赌博”甚至成瘾心理。一些学生明知道中奖概率很低,但还是忍不住抱着“赌一把单车变摩托”的心理持续参与。因此,当这类明显带有“变相赌博”性质、专坑小学生的抽奖玩具营销蔓延到了校园周边,我们不能不提高警惕。
事实上,其中一些看似精美的抽奖玩具,还很可能是“三无”产品,如记者打开一些抽奖玩具后甚至能够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。而不少抽奖的赔率,则直接由老板操控,更是涉嫌欺诈。因此,无论是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,还是基于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而言,对于这些在小学生中流行的抽奖游戏,都应该有外部监管的及时跟进,不能任由其肆意蔓延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近些年学校周边的市场环境问题,时常引发外界担忧。像此前一些商店销售的文具盲盒就引发不少关注。但相比文具盲盒,此次曝光的抽奖玩具,实则更具“赌博”色彩,它可能给未成年人造成的负面影响,显然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客观说,近些年对于学校周边市场环境的规范,从社会到相关部门都加大了关注力度。但是,一些网红商品的层出不穷,加上市场经营者营销意识的增强,不仅进一步增加了一些商品和服务对孩子的诱惑力,也给监管和未成年人教育提出了新要求。
这一现状,首先提醒监管部门,应该将校园周边的市场环境规范纳入常态化监管的范畴。对一些“三无”产品,就应该加大查处力度,严惩不良商家;而对一些不符合儿童身心健康的产品和服务,也应该及时予以限制和规范,而不是任其忽悠学生。
当然,很多面向未成年人的产品,质量不过关乃至压根就是“三无”产品,也要求对其的治理不能限于对学校周边市场的规范,更应该顺藤摸瓜,上溯到源头。如在今年“3·15”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前,就有地方检察院履行未成年人公益诉讼职责,通过前期缜密调查,以诉前检察建议的方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,查处多起涉嫌售卖无厂名、无厂址、无产品标识儿童玩具案件,并追究了相关批发商的责任。类似这样的主动治理、源头治理,显然多多益善。总之,面对“三无”玩具的泛滥,就应该完善监管机制,厘清监管责任,形成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,最大限度压缩其市场空间。
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,还需要最大程度凝聚社会合力。比如,对于学校周边的环境,学校方面和老师应该是最熟悉的了,那么就应该积极承担起监督者和反馈者的责任,与监管部门之间构建良性互动,做到有问题及早反馈、及早解决。同时,学校和家长也应该有意识地强化相关教育,让孩子树立健康的消费意识,远离抽奖等“赌博”游戏。应该看到,瞄准孩子的诱惑越多,未成年人面对的成长环境越复杂,就越需要教育跟上。
(作者系媒体评论员)
关键词: